首页 >  资讯 >  详情

当前滚动:摆脱开学"生病季"从心出发 这份指南护"神兽"安全归笼

2023-02-09 09:01:43来源:凤凰网甘肃

原标题:快开学了,省疾控中心提醒——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做好个人防护 当好健康“第一责任人”

【本报讯】愉快而充实的寒假生活即将结束,我们又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学期。2月7日,2023年春季新学期到来之际,甘肃省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师生及家长坚持不懈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学校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省疾控中心表示,1月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在国家卫健委制定的《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指引》中,对学校、学前教育机构防控工作有以下这些要求。

加强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和学生个人防护。强化师生健康教育,开展症状监测,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及时采取留观等相应措施,不得带病工作和学习。

加强教学区域、学生宿舍、公共卫生间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

学校内发生疫情后,及时采取减少人际接触、强化个人防护、短期内实施中小学校线上教学、学前教育机构临时关停等措施。

学生做好健康监测 做好个人防护

同学们要开展体温测量和健康自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不要恐慌,根据病情及时就医,待康复后返校,并及时向学校报告健康状况。家庭同住成员若有感染,应及时做好治疗,尽量避免与学生接触,并做好学生的健康监测。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清洁消毒等良好习惯,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当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感染康复后体育锻炼应循序渐进,不宜参加剧烈运动。运动时若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停止并视情况就医。

尽量做到家庭和学校两点一线,路途中科学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尽量减少与其他人员交流,保持社交距离。尽量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率的有效手段。符合接种条件的学生和家庭成员,建议就近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和加强免疫接种,提升自身免疫水平。

临近开学时,要积极调整作息时间,学生应保障睡眠时间,小学生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小时。睡前一小时不看电子产品,就寝后卧室应安静、无光照、温湿度适宜以保障睡眠质量,早睡早起,避免熬夜;督促孩子循序渐进加强体育锻炼,日常学习生活中保持身心愉悦。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兰州日报)

相关新闻

兰州日报:关注心理问题 让青少年远离抑郁症

——来自我市心理卫生专家给家长和孩子的专业建议

资料照片

近期以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次引起公众关注。连日来,记者走访甘肃省精神卫生中心、兰州市三院的心理卫生专家、医师就此为家长和孩子们带来一些专业建议。

兰州市三院儿少心理卫生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赵璇介绍,现今,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情绪、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等方面。尤其是初、高中学生学业压力大,家长期待多,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有一部分就诊的孩子在小学五六年级时就有了端倪。很多父母工作忙、琐事多,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很多家长更是“孩子缺吃少穿能看到,学习成绩下降能看到,但是心情不好却感受不到”。没有时间陪伴,就无法观察到孩子情绪的变化,等到发现时孩子的心理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她建议家长们适当降低期待值,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因为只有在运动、游戏中消耗多余精力,增加多巴胺的释放,才会有好情绪。同时,她也建议孩子们不要将自己困在家里,眼里只有手机、平板,走出家门多与同龄人接触,多多获得“同伴支持”,或许就能重拾好心情。当孩子们出现情绪行为问题,经过家长开导劝解仍无法缓解,甚至对学习、交友产生影响,这种情况就需要到专业的精神心理机构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初高中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分水岭

赵璇介绍,初高中阶段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分水岭。大部分孩子的青春期在初中一、二年级到来,甚至有一部分孩子在小学四五年级就显现出来一些青春期孩子的特点,此时,家长们可能会感到以前乖巧懂事的孩子突然变得不听话,孩子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有什么心事都告诉父母,孩子们开始越来越在意同学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有些内向的孩子变得更加沉默……其实,这些变化都提醒着家长们,孩子即将或者已经进入青春期。

然而现实中有些家长可能会陷入误区,他们认为:我的孩子很懂事很听话,没有出现青春期的叛逆。“其实孩子在这个阶段是他们人格独立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初步形成‘三观’的时期,这个阶段家长的引导、教育对孩子们人格形成以及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赵璇说,家长引导得好,可以帮助孩子们平稳度过青春期,如果家长们本身存在一些心理健康困扰或者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接收新事物、新教育理念的程度不高,孩子们就容易在这个阶段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比如厌学、成绩下降、人际交往困难,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自伤自残等。

赵璇说,作为家长,在这个阶段,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问题,有些家长自身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不仅容易传递给孩子,也会影响亲子关系。其次,应想方设法多陪伴孩子、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有的家长会觉得孩子们到这个年龄,生活上已经可以照顾好自己,不需要家长多操心,事实恰恰相反,这个阶段的孩子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和无法化解的不良情绪时,更需要家长的支持。

学会识别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危险信号

甘肃省精神卫生中心医师甘雪莹告诉记者,很多家长存在一些思维定势:用自己以往固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判断和处理事情,例如认为孩子写作业慢就是贪玩,想偷懒,觉得孩子不想上学是游戏害的、失恋引起的。这些都是忽视了孩子心理健康的危险信号,最终将酿成不可挽回的遗憾。

家长、老师和大众应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危险信号有所认识,学会及时识别孩子的心理问题。那么该如何识别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呢?甘雪莹介绍了几个“危险信号”:孩子的性情发生大的转变,原本开朗阳光的孩子开始变得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喜欢独处;孩子出现唉声叹气,莫名悲伤,愁眉苦脸,自我贬损,喜怒无常,感觉自己是个累赘,自责内疚,无望无助;反复跟家长或照料者诉说上学的不易,上学没意义,不想上学,活着也没意义很痛苦;失眠早醒,头疼不适,与同学争吵不断,伤害自己身体,划伤胳膊等;成绩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听不进去;与不同异性发生随意的性行为,摔打物品,酗酒、抽烟,谈论自杀。

家长和老师该如何应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甘雪莹介绍,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不一味地打骂孩子,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情;定期适当运动锻炼培养耐力、受挫能力、适应能力;与孩子多沟通,给予孩子肯定和明确的支持;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和独立思想;如果孩子出现的情绪不适,如焦虑、抑郁,失眠持续时间超过两周,而且对学习和同伴关系有严重影响,需要前往当地精神心理卫生机构进行系统检查与干预。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兰州晨报:兰州市教育局提醒:开学了,家校携手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本报讯(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武永明)中学毕业年级已经开学,其他年级学生也将于2月13日起陆续走进校园,开始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兰州市教育局、兰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月7日联合发出《关于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致家长的一封信》,提醒家长掌握诺如病毒防治基本知识,家校携手共同提高防控意识,保护孩子身体健康。

根据往年监测数据,当前正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极易在学校、托幼机构、餐饮单位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暴发群体感染。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特点是传染性强,群发性强,儿童易感染,无特效药或疫苗,自限性强,即两三天后会自己好转,因此家长不必太过恐慌。

学生如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状况,暂不要去学校,及时去医院检查,并将情况如实报告学校老师。如学生确诊感染诺如病毒,务必及时就医,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方可复课。家长需将学生情况及时告知老师,以便学校采取后续病毒防治措施。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1.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健康饮食、健康作息,不吃生食,多喝开水。

2.勤开窗通风、勤洗手、常消毒,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

3.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或人流密集的公众场合活动。

4.对病人或疑似病人的吐泻物、饮用水或相关污染的物品应及时处理,及时消毒。

■学校针对诺如病毒采取的预防措施

1.加强开窗通风,让学生勤洗手,多喝水。

2.每日对班级内环境及桌椅板凳进行消毒。

3.保证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增强学生抵抗力及免疫力。

4.加强学生进入校园的晨检力度。非教职员工请勿进入校园,如遇特殊情况先检查消毒才可进入。

5.学校校医或保健人员将开展主动监测,随时掌握学生健康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上报学校,及时通知家长做好就医保障。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心理卫生

[ 相关文章 ]